什么是股票去杠杆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写作引发的文学创作危机主要持有两种态度。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无法取代人类在文学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另一种则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全面挑战甚至取代人类的创作主体性。两种态度分别反映了主体性与反主体性的两种不同主体观。

②在传统文学理论中,文学创作被视为人类的专属能力,主要是因为它需要创作者具备特殊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情感、想象、直觉、灵感和无意识等,这些能力与形象思维紧密相连,不同于理性、逻辑或认知等日常性的思维方式。同时这些心理能力显现出了一种独特性:它们不可被量化、不可被规律化,甚至往往难以被精确描述和再现。正是因为这种非理性特征。文学乃至一切艺术创作才能确立了其独特性。不仅如此,这种非理性的心理能力被认为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体现在文学创作中,这种独特的精神活动要求创作者通过将内心世界转化为语言文字,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学作品。因此,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和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创作过程中对非理性思维能力的需求。还反映了文学作品能够触动人类情感和想象力的独特能力。

③事实上,这种文学创作观预设了一个总前提:“人类中心主义”。在这一前提下,文学创作的独特性被视为是人类本质能力的一种体现。于是面对人工智能写作所可能引发的主体性危机,部分学者持乐观态度,认为人工智能虽然给文学创作带来危机,但机器和算法的本质决定了其创作的文本始终无法达到与人类作家作品相同的水平。比如有学者就指出:“人工智能写作与人类写作的本质是迥异的,前者看似自由转换大数据,实质上只是编程规定内的仿制。”这种观点坚守“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从源头上将人工智能写作与人类创作进行了划界。还有学者对人工智能写作的未来可能性给出了判断,认为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即使在语言表达上能够做到与人类日常交流别无二致,但在文学创作上却始终无法与人类比肩,人类始终保有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与自觉性:“从文学语言来看,人工智能难以生成具有‘审美逻辑’的语言。……从艺术性来看,人工智能文学产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但是却不具有艺术的核心要素,如情感、在场感和超越性,这些要素与生命、身体等联系紧密。……从社会批判角度来看,人工智能艺术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复制艺术,是技术对艺术的高级整合。”这一判断将人工智能锁定在工具层面,否认其超越人类的可能。甚至有学者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会导致“人文空心化和技术垄断”。然而正如王峰所说:“人文学者们出于人工智能与人类创造在过程上或者在机制上完全相异的表现,就此判断人工智能所进行的根本不是艺术创造,因为它完全是一种模仿性产出,其中不存在任何灵性。……这样的判断很可能犯了固步自封的错误。”换言之,在这种坚定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背后,可能蕴藏着关于人类主体性的某种自尊心理,在这一心理的驱使下,人类仅仅是不愿承认人工智能写作具有超越人类的可能性而已。

④与上述乐观态度相对的是另外一些坚持“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学者。这些学者认为,人工智能已经威胁甚至有可能全面代替人类创作的主体性。这种担忧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具有未知性,即便是人工智能的研发者也并不知晓其内在的创作逻辑;二是人工智能先接收输入信息再进行输出的写作方式,与人类的学习过程中先获取知识再进行创作的方法相似。这种相似性突显了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思维和创作方式方面的先进能力。毕竟“写作是人工智能学习人的思考方式一个最佳捷径,人工智能可能通过阅读人类典籍触发自身的思考活动,然后演化、模拟写作,凸显出不同的个性和风格,甚至文章的完成度超越人类,形成独立写作主体”。从这个意义上看,人工智能所凸显出的写作主体性问题,倒逼学界开始对那种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学创作观进行深入反思。正如有学者所说:“人工智能写作的出现,恰是人类深刻反思自身的警示与契机,我们应深刻反思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反思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模式化和消费化问题。”相较于单纯反思“人类中心主义”,重建新的创作主体观更为重要。对此,有学者开始重新反思“作者”问题,指出“作为他者的人工智能写作,既是对人之写作的冲击,也是反思何为作者的深入拷问,既是对作者的全面瓦解,亦是对作者的深入建构”。

⑤还有学者提出某种“互生关系”的可能性,强调“承认主体性的媒介性存在方式,与机器、赛博格、人工智能在内的生态圈保持互生关系,才可能在新的历史境遇中激活人工智能时代写作的主体性”。这一观点为未来文学创作主体问题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然而,具体如何实现这种“共生”,以及其学理依据和现实可行性,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摘自杨宁《人工智能写作与文学创作主体性问题反思》)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写作引发的创作危机主要持有两种态度,它们分别反映了主体性与反主体性的两种不同主体观。

B.传统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特殊心理能力,这些心理能力不可被量化、不可被规律化,难以被精确描述和再现。

C.在作者看来,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即使在语言表达上能够做到与人类日常交流别无二致,但在文学创作上无法超过人类。

D.人工智能写作的出现,促使部分学者认识到我们应深刻反思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反思“作者”问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文学理论中,非理性的心理能力被认为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它和文学创作的特殊性之间存在一种密切联系。

B.第三段引用王峰的话语,是为了证明“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背后可能蕴藏着的关于人类主体性的某种自尊心理。

C.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未知性和与人类先获取知识再进行创作的方法的相似性,使部分学者认为其有可能全面代替人类创作的主体性。

D.部分学者提出某种“互生关系”的可能性,并且找到了如何实现这种“共生”,以及其学理依据和现实可行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2017年微软“小冰”所创作的汉语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受到业内高度评价。

B.人工智能可以创作诗歌,但无法写出“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样的佳句。

C.清华大学开发的作诗机器人“九歌”自诞生以来,累计为用户创作超过400万首诗词。

D.人工智能创作的《八声甘州》一词已被不少诗词爱好者当做自己创作的终极目标。

4.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下面是人工智能“文心一言”创作的《望海潮·杭州》,和课本中柳永的《望海潮》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湖光潋滟,山色空蒙,杭州景致无双。翠柳摇风,红荷映日,楼台倒影波光。玉带绕钱塘,碧波连远岫,天地苍茫。车马如流,笙歌鼎沸,乐未央。

西湖美景难忘,有千年古韵,百代文章。烟雨楼台,雷峰夕照,多少往事难忘。画舫载笙黄,游人醉歌舞,笑语飞扬。愿此良辰美景,长留人世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

巴金

阿李的船正要开往城里去。

圆月慢慢地翻过山坡,把它的光芒射到了河边。这一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黑暗里,一受到月光,就微微地颤动起来。水缓缓地流着,月光在水面上流动,就像要跟着水流到江里去一样。黑暗是一秒钟一秒钟地淡了,但是它还留下了一个网。山啦,树啦,河啦,田啦,房屋啦,都罩在它的网下面。月光是柔软的,透不过网眼。

阿李的船停在水莲丛中,被密集丛生的水莲包围着。

篷舱里直伸伸地躺着两个客人。一个孩子坐在船头打盹。船夫阿李安闲地坐在船尾抽烟。客人都是老客人。那个年轻的客人是乡里的小学教员,另一个客人是城里的商店伙计。

“奇怪,根生这个时候还不来?”小学教员低声自语道。他向船头望了望,然后推开旁边那块小窗板,把头伸了出去。

四周很静。路空空地躺在月光下。在船边,离他的头很近,一堆水莲浮在那里,有好几朵紫色的花。

他把头缩回到舱里就关上了窗板,正听见王胜(那个伙计)大声问船夫道:“喂,阿李,什么时候了?还不开船?”

“根生还没有来。还早,怕什么!”船夫阿李在后面高声回答。

“根生每次七点钟就到了。今晚——”小学教员接口说。他就摸出了表,然后又推开窗板拿表到窗口看,又说:“现在已经七点八个字了。他今晚不会来了。”

“会来的,他一定会来的,他要挑东西进城去。”船夫坚决地说。“你们不要着急。我天天给小火轮接送客人,从没有一次脱过班。”

小学教员说:“根生从来没有迟到过,他每次都是很早就到的,现在却要人等他。”

“喂,阿李,根生来吗?”一个剪发的中年女人,穿了一身香云纱衫裤,赤着脚,从岸边大步走来,走上石板道就唤着阿李。

“根生?今晚上大家都在等根生,他倒躲藏起来。他在什么地方,你该知道!”阿李咕噜地抱怨说。

“他今晚没曾来过?”那女人着急了。

“连鬼影也没看见!”

“糟啦!”根生嫂叫出了这两个字,转身就跑。她已经跑上岸,就沿着岸边跑,忽然带哭声叫起了根生的名字。

“根生,根生!”女人的尖锐的声音在静夜的空气里飞着,飞到远的地方去了。于是第二个声音又突然响了起来,去追第一个,这个声音比第一个更悲惨,里面荡漾着更多的失望。它不曾把第一个追回来,而自己却跟着第一个跑远了。

阿李注意地听着女人的叫声,他心上的不安一秒钟一秒钟地增加,忽然说:“不行,她一定发疯了!”他就急急往岸上跑去。

“阿爸!”那个时时在船头打盹的孩子立刻跳起来,跑去追他,“你到哪里?”

阿李只顾跑,不答话。空气倒是给女人的哀叫占据了。一丝,一丝,新的,旧的,仿佛银白的月光全是这些哀叫聚合而成的,它们不住地抖动,这些撕裂人心的哀叫,就像一个活泼的生命给毁坏了,给撕碎了,撕碎成一丝一丝,一粒一粒似的。

三个人在泥土路上跑,一个女人,一个船夫,一个孩子。一个追一个。但是孩子跑到中途就站住了。

阿李在一棵树脚下找到了那个女人。“根生嫂,你在干什么?你疯了吗?有什么事,你讲呀!”阿李跑上去一把抓住她,用力摇着她的膀子,大声说。

“他们一定把他抓去了!他们一定把他抓去了!”女人疯狂似的叫着。

“抓去?哪个抓他去?你说根生给人抓去了?”阿李恐怖地问。他的心跳得很厉害。根生是他的朋友。他是个安分的人。人家为什么要把他抓去。

“一定是唐锡藩干的,一定是他!”根生嫂带着哭声说。“昨天根生告诉我唐锡藩在县衙门里报告他通匪。我还不相信。今天下午根生出去就有人看见唐锡藩的人跟着他。几个人跟着他,还有侦探。他就没有回家来。一定是他们把他抓去了。”她说了又哭。

“唐锡藩没有做到乡长,火气大得很。他派人暗杀义先生,没有杀死义先生。倒把自己的乡长弄掉了!这几天根生正跟着义先生的兄弟敬先生组织农会,跟他作对。我早就劝他不要跟那个老龟作对。他不听我的话。整天嚷着要打倒土豪劣绅。现在完了。捉去不杀头也不会活着回家来。说是通匪,罪名多大!”根生嫂带哭带骂地说。

阿李的脸色阴沉起来。“快起来,即使根生真的给抓去了,我们也得想法救他呀!你坐在这里哭,有什么用处!”他把根生嫂拉起来。两个人沿着河边急急地走着。

他们走不到一半路,正遇着孩子跑过来,高声叫着:“阿爸,”脸色很难看。“根生……”一张小脸现出恐怖的表情,结结巴巴地说:“根生……在……”他拉着他们两个就跑。

在河畔一段凸出的草地上,客人都蹲在那里。草地比土路低了好些。孩子第一个跑到那里去。“阿爸,你看!……”他恐怖地大声叫起来。

河边是一堆水莲,紫色的莲花茂盛地开着。小学教员跪在草地上正拿手拨开水莲,从那里露出了一个人的臃肿的胖身体。它平静地伏在水面上。香云纱裤给一棵树根绊住了。左背下衫子破了一个洞。

“根生!”女人哀声叫着,俯下去伸手拉尸体,伤心地哭起来。

根生嫂的哭声不停地在空中撞击,好像许多颗心碎在那里面,碎成了一丝一丝,一粒一粒似的。它们渗透了整个月夜。空中、地上、水里仿佛一切全哭了起来,一棵树,一片草,一朵花,一张水莲叶。

静静地这个乡村躺在月光下面,静静地这条小河躺在月光下面。在这悲哀的气氛中,仿佛整个乡村都哭起来了。没有一个人是例外,每个人的眼里都滴下了泪珠。

这晚是一个很美丽的月夜。没有风雨。但是从来不脱班的阿李的船却第一次脱班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客人直躺着、孩子打盹、船夫抽烟等细节,表现出人们安逸闲适的心境。

B.通过小学教员和船夫的对话,可以看出根生是一个严谨、守时的普通农民。

C.孩子去追船夫,但跑到一半就站住了,说明孩子跑累了,不想再去追赶父亲。

D.根生因为跟着敬先生组织农会而被唐锡藩派人杀掉,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一船人都在等待从未迟到过的根生,在寻常等待中孕育着不寻常的气氛,也预示着下文根生命运的陡然生变。

B.小说以寻找根生为中心事件,依次记叙了等待根生、得知根生失踪、发现根生尸体等三部分内容,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C.作者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塑造根生这一人物形象,通过阿李和根生嫂的对话塑造了一位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农民形象。

D.作者把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在小河边,虽然使故事场景相对集中,行文更加紧凑,但是限制了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8.小说划线句描写了根生嫂的三次哭声,请问这三次哭泣分别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9.有评论家认为“优美和残酷的结合是这篇小说的特色”,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巨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毕士安见而器之。

端拱二年,亲试贡士,召禹偁,赋诗立就。上悦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即拜左司谏、知制诰。未几,判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有诏勿治。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岁余移解州。四年,召拜左正言,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

至道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诏命有不便者,多所论奏。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协,意禹偁议论轻重其间。出知黄州,尝作《三黜赋》以见志。

禹偁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尝云:“吾若生元和时,从事于李绛、崔群间,斯无愧矣。”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如孙何、丁谓辈,多游其门。

(节选自《宋史·王禹偁传》,有删改)

材料二:

一生几日?八年三黜。始贬商於,亲老且疾;再谪滁上,吾亲已丧;令去齐安①,发白目昏。於戏!令尹无愠。吾之所师。下惠不耻,吾其庶几?慕康侯之昼接兮,苟无所施,徒锡马而胡为;效仲尼之日省兮,苟无所为,虽叹凤而奚悲!夫如是,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

(节选自王禹偁《三黜赋》,有删减)

【注】①齐安:隋代以前黄州地属齐安郡,故在古人常称黄州及黄冈为齐安。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禹偁抗疏[A]雪铉[B]请论道[C]安罪[D]坐贬[E]商州[F]团练副使[G]岁余[H]移解州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器,文中指看重、重视,与《过秦论》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器”意思不同。

B.见,文中指彰显、表明,与《苏武传》中“见犯乃死”的“见”用法不同。

C.涉,文中指关联、涉及,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的“涉”意思相同。

D.锡,文中指给予、赐给,与《离骚》中“肇锡余以嘉名”的“锡”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禹偁才华横溢,九岁即能作文,后来还因才思敏捷而受到皇帝的褒赞。

B.王禹偁遵循礼法,在孝章皇后葬礼一事上,他认为应当按照旧制,以示尊重。

C.王禹偁为人刚直,曾因参与编修《太祖实录》时坚持秉笔直书而受到宰相的训诫。

D.王禹偁仕途坎坷,一生中多次被贬,被贬黄州时,他已经头发斑白,两眼昏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

(2)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

14.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自杭州调往密州任知州,在苏州虎丘寺看到王禹偁的画像,感叹“见公之画像,想其遗风余烈,愿为执鞭而不可得”,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苏轼为何有此评价。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阙下①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②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③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①阙下:宫阙之下,借指朝廷。②长乐:汉朝宫名,这里指唐宫。③捧日:三国魏名臣程昱,年轻时曾梦见两手捧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赠”字表明这是一首投赠之作,“阙下”二字暗示了裴舍人地位的显贵。

B.首联写上林苑中黄鹂翻飞,清早的紫禁城内树荫斑驳,描绘出一幅明丽的宫苑春景图。

C.颈联运用典故,意在表明自己虽有怀才不遇的感伤,但保持着为君王效命的热忱。

D.整首诗语言清新典雅,含蓄婉转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穷且益坚的高洁情怀。

16.前人评价本诗颔联“特出意表,标雅古今”,请据此赏析此联的精妙之处。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临安春雨初霁》中写诗人一夜未眠,静听春雨,次日清晨又遥闻深巷中杏花叫卖之声,表现诗人郁闷惆怅的诗句是“,”。

(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比喻手法形象写出祖母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句子是“,”。

(3)“鸥”这一意象常被用来表达闲居之意和漂泊之情,在唐宋诗歌中屡见不鲜,如“,”。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许多地区的特色景点或美食网上爆火,带动了地区的消费和发展。例如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西安永兴坊的“摔碗酒”等。每当有一个像这样的网络热点出现,___A___,他们貌似发现了赚钱的商机,想要乘着网红产品的热度顺势“起飞”,但热度散去,才发现自己被重重地刮倒在地,损失惨重。无数失败案例似乎都在证明“网红经济”不会长久,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甘肃麻辣烫依然火爆、淄博烧烤也依然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所以跟风者应该反思,并非是“网红经济”不长久,___B___。

一个网络热点的出现看似是偶然事件,实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①以甘肃麻辣烫为例,普普通通的街边小吃之所以能够出圈,③不是因为人们对地域美食的钟爱,④更是因为这碗热腾腾的麻辣烫,⑤看到了天水这座城市传递出的温情与烟火气。拥有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才使得甘肃麻辣烫成为现象级的热点。而跟风者却没有看到这些背后原因,就赶紧加入想要分一杯羹。诚然,抓住机遇、拥有行动力确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___C___。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樱花说不上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它()不如桃花,()不如海棠,()不如梨花,简直没有什么香味。它的好处在乎“盛”:每一丛有十多朵,每一枝有许多丛;再加上一株挨着一株,看过去是一团团的白雪,微染着朝阳在雪上映出的一点浅粉。来一阵微风、樱树没有海棠那样的轻动多姿,而是整团的雪全体摆动;隔着松墙看过去,不见树身,只见一片雪海轻移,倒还不错。设若有下判断的必要,我只能说樱花的好处是使人痛快,它多、它白、它亮,它使人觉得春忽然发了疯。若是以一朵或一株而论,我简直不能给它六十分以上。

20.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艳丽玲珑清素

B.清雅妩媚明艳

C.娇美灵动鲜艳

D.绚丽芬芳素净

2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如果改成“微风吹来,樱树随风摇摆;隔着松树林,只看见雪白的樱花”,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2.最后一句有意连续使用多个“它”,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真正的成长是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完美;也有人认为真正的成长是不断悦纳自己,接受不完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真正的成长”的认识与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D 3.B 4.①论证思路清晰。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即人工智能写作引发的文学创作危机的两种态度及其反映的不同主体观。然后分别分析“主体性”和“反主体性”背后反映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最后总结全文,提出“互生关系”的全新视角。

②论证方法多样。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

③论证语言严谨。如“可能”“部分”“主要”“不仅……还……”“然而”等词语的使用,使文章逻辑严谨,表述准确。 5.观点一:更喜欢柳永《望海潮》。

理由:①《望海潮》体现了柳永独特的情感体验。词作不仅描绘出杭州的自然风光和繁华富庶,而且表达了对统治者的称颂,情感独到。

②《望海潮》有很高的艺术性。词作使用点染、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多种手法,艺术价值高。

③人工智能《望海潮·杭州》语言不具有审美逻辑,缺乏情感、在场感和超越性。

观点二:更喜欢人工智能《望海潮·杭州》。

理由:①词作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体现了创新性。《望海潮·杭州》写出了杭州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表现了百姓和乐安定的生活。

②词作有很高的完成度。整首词选择杭州典型意象,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③柳永《望海潮》作为干谒词,下片主要称赞太守政绩,弱化了词作的艺术价值。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在作者看来”错误。根据原文“还有学者对人工智能写作的未来可能性给出了判断,认为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即使在语言表达上能够做到与人类日常交流别无二致,但在文学创作上却始终无法与人类比肩”可知后面内容不是作者观点,而是学者观点。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并且找到了如何实现这种‘共生’,以及其学理依据和现实可行性”错误。由原文“然而,具体如何实现这种‘共生’,以及其学理依据和现实可行性,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可知,选项中“找到了”变未然为已然。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二段主要观点:传统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创作是人类的专属能力,它需要创作者具备特殊心理能力。

B.肯定了人类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其他三个选项都对人工智能写作持肯定态度。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色的能力。

①由文章内容看,开篇提出人工智能写作引发的文学创作危机的两种态度及其反映的不同主体观。这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分析“主体性”和“反主体性”背后反映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最后总结全文,“还有学者提出某种‘互生关系’的可能性,强调‘承认主体性的媒介性存在方式,与机器、赛博格、人工智能在内的生态圈保持互生关系,才可能在新的历史境遇中激活人工智能时代写作的主体性’”,提出“互生关系”的全新视角。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全文论证思路清晰。

②论证方法多样。如“比如有学者就指出:‘人工智能写作与人类写作的本质是迥异的,前者看似自由转换大数据,实质上只是编程规定内的仿制’”是运用的引用论证,“从艺术性来看,人工智能文学产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但是却不具有艺术的核心要素,如情感、在场感和超越性,这些要素与生命、身体等联系紧密”运用了对比论证,“换言之,在这种坚定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背后,可能蕴藏着关于人类主体性的某种自尊心理,在这一心理的驱使下,人类仅仅是不愿承认人工智能写作具有超越人类的可能性而已”运用的道理论证。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

③论证语言严谨。“另一种则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全面挑战甚至取代人类的创作主体性”中的“可能”,“于是面对人工智能写作所可能引发的主体性危机,部分学者持乐观态度,认为人工智能虽然给文学创作带来危机”中的“可能”,“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创作过程中对非理性思维能力的需求,还反映了文学作品能够触动人类情感和想象力的独特能力”中的“不仅……还”及“然而,具体如何实现这种‘共生’,以及其学理依据和现实可行性,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中的“然而”,关联词语的选用,使文章逻辑严谨,表述准确。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结合教材所学可知,《望海潮》不仅描绘出杭州的自然风光和繁华富庶,而且表达了对统治者的称颂,情感独到。词作使用点染、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多种手法,艺术价值高,但是作为干谒词,下片主要称赞太守政绩,弱化了词作的艺术价值。作答时,比较人工智能“文心一言”创作的《望海潮·杭州》和课本中柳永的《望海潮》,看更喜欢哪一首,可注意以下方面。

①观点要鲜明,先要明确更喜欢的诗题,没有明确诗题的应酌情扣分。

②本题是开放性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选择哪一首都可以,但是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理由应该是来自文本材料的。每个理由应包含理论概括和具体分析。主要是喜欢的理由,还要兼顾不喜欢另一首的理由。

如可就人工智能的优点谈喜欢《望海潮·杭州》的理由。比如由“写作是人工智能学习人的思考方式一个最佳捷径,人工智能可能通过阅读人类典籍触发自身的思考活动,然后演化、模拟写作,凸显出不同的个性和风格,甚至文章的完成度超越人类,形成独立写作主体”可见人工智能创作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体现了创新性。《望海潮·杭州》写出了杭州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表现了百姓和乐安定的生活。据王峰的话可知,人工智能创作同样存在灵性。《望海潮·杭州》词作有很高的完成度。整首词选择杭州典型意象,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可就人工智能的不足作证《望海潮·杭州》不如《望海潮》的理由。如由“从文学语言来看,人工智能难以生成具有‘审美逻辑’的语言。……从艺术性来看,人工智能文学产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但是却不具有艺术的核心要素,如情感、在场感和超越性,这些要素与生命、身体等联系紧密”可知,《望海潮·杭州》语言不具有审美逻辑,缺乏情感、在场感和超越性。

6.C 7.D 8.①第一次是根生嫂得知根生未在船上后,一边寻找根生一边哭,写出了根生嫂哭声的悲惨失望,表现了根生嫂的悲伤,为下文根生的悲剧命运做铺垫。 ②第二次根生嫂的哭声已经变成了撕心裂肺的哀叫,哀叫声和月光融合在一起,照应“月夜”的背景,“活泼的生命给毁坏了,给撕碎了”进一步预示根生惨死的悲剧命运。 ③第三次是根生嫂看到根生尸体后的嚎啕大哭,哭声渗透整个月夜,带动月夜中的一切植物似乎都哭了起来,侧面表现了根生的惨死,反映出社会反动势力的残忍,强化了小说的批判力度。 9.①“优美”体现在小说中有大量环境描写,使小说具有意境美。作者笔下的月夜静谧、灵动、美丽,增强了小说的诗化特质。②“残酷”体现在小说主人公根生作为正义农民,因为和敬先生组织农会威胁到了恶霸唐锡藩的利益而被诬陷为通匪,惨遭杀害,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正义农民无法生存的现状,农民和恶霸地主之间的矛盾已无法调和。 ③作者用优美的自然反衬残酷丑陋的现实,在如此静谧的月夜里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恶行,包含了对黑暗现实的无声控诉,加强了对社会的批判力量。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说明孩子跑累了,不想再去追赶父亲”说法错误,孩子跑到一半站住是为下文发现根生尸体做铺垫。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D.“限制了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表述有误,以小河边的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以小见大。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第一次哭声出现在故事的初期,它预示着一种不安和悲剧的来临。此时,根生嫂的哭声是低沉而压抑的,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这次哭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紧张和悬念的氛围,让人不禁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同时,这也为根生嫂的人物形象增添了一层悲剧色彩,使她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第二次哭声是根生嫂在情感上的进一步爆发。此时的哭声已经变成了撕心裂肺的哀叫,它与月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凉而动人的画面。这次哭声不仅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背景,而且更加强烈地预示了根生惨死的悲剧命运。同时,这也反映了根生嫂内心的痛苦和绝望,使她的情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第三次哭声是根生嫂看到根生尸体后的嚎啕大哭。此时的哭声已经渗透整个月夜,带动着月夜中的一切似乎都在哭泣。这次哭声不仅是对根生死亡的直接反应,更是对社会反动势力的控诉和批判。通过根生嫂的哭声,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的残酷和无情,以及个体在面对这种残酷时的无力感和绝望感。这次哭声强化了小说的批判度,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更深入的揭示。

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从优美的角度来看,小说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月夜图。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大地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好的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物的活动和对话都显得格外温馨和亲切,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面。这种优美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赋予了作品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然而,这种优美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中的残酷主要体现在根生嫂一家的悲惨命运上。根生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的被害,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根生嫂的三次哭声,不仅是她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整个家庭和社会悲剧的控诉。这种残酷的现实与优美的月夜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得作品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正是这种优美与残酷的交织,使得小说成为了一篇深刻而动人的小说。优美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而残酷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和无情。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和引人深思。

10.BDG11.C 12.C 13.(1)(王禹偁)遇事敢于发言,喜欢品评人物,把行事正直、践行道义作自己的责任。

(2)使我的身心受委屈却不摧折我的道义,任凭经历多少次贬谪,我又有什么亏损呢?14.①王禹偁才华横溢,在诗文创作上成就卓著;

②王禹偁直言善谏,不畏强权;

③王禹偁正直耿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④王禹偁坚守本心,即使遭遇多次贬谪也不改自己正道直行的初衷。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王禹偁上疏直言为徐铉洗雪冤屈,请求判道安的罪,因此获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数年后又调任解州团练副使。

“雪铉”是“抗疏”的目的,两者本为一事,中间不能断开,可在后面的B处断开。

“道安”为人名,中间不能断开,“道安”是“罪”的定语,“论……罪”是动宾结构,在后面的D处断开。

“商州团练副使”为官职名,中间不能断开,“岁余”是下一句的时间状语,可在后面G处断开。

“岁余移解州”表示官职的变动,中间不断开。

故选BD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看重、重视;/器物。句意:毕士安见到后对他非常器重。/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

B.正确。动词,彰显、表明;/助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句意:曾经写下《三黜赋》来表明自己的心志。/等到被 ( 匈奴 ) 侮辱以后才死。

C.错误。关联、涉及;/游玩,游览。句意:涉及规劝讽谏。/天天在园中游赏,已经成为一种乐趣。

D.正确。给予、赐给。句意:白白地赐给马又能做什么。/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曾因参与编修《太祖实录》时坚持秉笔直书而受到宰相的训诫”错误,由原文“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可知,皇帝因为王禹偁在担任左正言期间性情刚强耿直不能容人,而命宰相告诫他,与后来编修《太祖实录》时秉笔直书没有关联。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臧否”,评价,评论,品评;“直躬行道”,行事正直、践行道义;“以……为……”,把……当作……。

(2)“屈于身”的“屈”,使……受委屈;“屈道”的“屈”,摧折,改变,丧失;“任”,任凭,无论,不管。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苏轼如此评价,是因为苏轼与王禹偁一样怀才不遇,因此感同身受。具体体现在:

由“九岁能文”“赋诗立就。上悦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词学敏赡”“预修《太祖实录》”可知,王禹偁才华横溢,文思敏捷,词藻丰富。

由“有诏勿治。禹偁抗疏雪铉”“诏命有不便者,多所论奏”“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 遇事敢言”可知,王禹偁直言善谏,不畏强权。

由“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可知,王禹偁正直耿介;由“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可知,王禹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由“以直躬行道为己任”可知,王禹偁坚守本心;由“时宰相张齐贤……尝作《三黜赋》以见志”可知,即使遭遇多次贬谪也不改自己正道直行的初衷。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王禹偁字元之,是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世代务农,九岁就能写文章,毕士安见到后对他非常器重。

端拱二年,皇帝亲自考校贡士,召王禹偁赋诗,他立刻就写成了一首。皇上高兴地说:“这诗不出一个月就可传遍天下了。”于是任命他为左司谏、知制诰。不久之后,王禹偁升任大理寺卿,庐州妖尼道安诬告徐铉(南唐旧臣,因道安诬告被贬),道安应当按诬陷罪受罚,有诏令不对其治罪。王禹偁上疏直言为徐铉洗雪冤屈,请求判道安的罪,因此获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数年后又调任解州团练副使。淳化四年,被召回京城任左正言。皇上因为他性情刚强正直,不能容人,命宰相劝诫他。

至道元年,被召入翰林院做翰林学士。对皇上诏令中不适当的地方,他多有议论上奏。孝章皇后去世,棺材被移放在已故燕国长公主的府第里,大臣们也不穿丧服。王禹偁对门客说:皇后曾用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胸怀来关怀和教化天下的子民,众人应该遵用旧礼(予以安葬服丧),因此被认为有毁谤讽刺朝廷之罪,被降职为工部郎中、滁州知州。真宗即位后,王禹偁又被召回担任知制诰。咸平初年,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公正地记载当时的事。时任宰相的张齐贤、李沆二人不和,他们认为王禹偁在书中的议论有所偏向。于是(王禹偁)被贬为黄州知州,曾经写下《三黜赋》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王禹偁写诗治学都文思敏捷,词藻丰富,遇事敢于发言,喜欢品评人物,把行事正直、践行道义当作自己的责任。曾说:“假如我生在唐代元和年间,在李绛、崔群这样的人手下做事,这一生也就无愧了。”他作文著书,多涉及规劝讽谏,因此很不被世俗所接纳屡次遭到排挤贬谪。跟他交游的必定是儒雅之人,对有文学才能的年轻晚辈,他总是极力称赞褒扬。像孙何、丁谓这样的人,很多都在他门下游学。

材料二: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日子?我却八年之中被贬斥了三次。第一次是被贬到商於(商州),当时,既老且病的父亲也只好跟着奔走;第二回被外放到滁州,我的父亲刚刚年老身亡;之后又被贬黄州,我已经头发斑白、两眼昏花。唉!楚子文三次被罢相也不生气。他就是我的榜样。柳下惠因行正道而三次被免职却不引以为耻,我和他的情况又多么的一样!康侯用成王赐予的良马来繁殖马匹,一天多次配种,如果没有办法施展才能、技艺,白白地赐给马又能做什么;效法孔子那样每天反省,但如果没有什么作为,即使生不逢时又有什么可悲的。如果是这样,使我的身心受委屈却不改变我的道义,任凭经历多少次贬谪,我又有什么亏损呢?我将坚持正直立身,践行仁义之道,一直这样坚持一辈子(一直到老)。

15.D 16.①颔联写长乐宫的钟声飞过宫墙,余音散落在花林之外;龙池周围的杨柳,在细雨中越发显得苍翠欲滴,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摹出宫中春色的明媚怡人。

②诗人借写禁宫春色烘托出裴舍人随侍皇帝左右的高贵身份,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裴舍人身份显要的夸赞和恭维,手法高妙,不露痕迹。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D.“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穷且益坚的高洁情怀”错误,本诗是一首干谒诗,是作者落第期间所作,献诗给在朝姓裴的中书舍人,通篇表达的是一种恭维、求援之意。尾联更是将写作目的和盘托出。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作答时,围绕内容、手法、情感三个角度来答。先结合诗意,概括颔联描写的画面特征,同时分析写景手法。描写“钟声”“柳色”,运用了声色结合、视听结合或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宫苑景色的清幽、静美。

“特出意表”指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诗人的目的,是在“景语”中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地位。由于裴舍人追随御辇,侍从宸居,就能看到一般官员看不到的宫苑景色。当皇帝行幸到上林苑时,裴舍人看到上林苑的早莺;皇帝在紫禁城临朝时,裴舍人又看见皇城的春阴晓色;裴舍人草诏时,更听到长乐宫舒缓的钟声;而龙池的柳色变化及其在雨中的浓翠,自然也是裴舍人平日所熟知的。四种景物都若隐若现地使人看到裴舍人的影子。可见,虽然没有一个字正面提到裴舍人,但实际上句句都在恭维裴舍人。恭维十足,却又不露痕迹,可见手法高妙。

17.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如下:薄、奄、盟。

18.A.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模仿者、跟风者

B.而是盲目跟风不长久

C.但成功更需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 19.语句③可修改为:不仅是因为人们对地域美食的钟爱

语句⑤可修改为:让我们看到了天水这座城市传递出的温情与烟火气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后文提到“他们”以及“所以跟风者应该反思”,此处应与“跟风者、模仿者”有关,可填“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模仿者、追风者”。

B处前文出现关联词“并非是”,此处要填“而是”,与上文照应;上文提到“并非是‘网红经济’不长久”,此处可填“而是盲目跟风不长久”。

C处前文提到“抓住机遇、拥有行动力确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下一句应表转折,所以此处要用“但”;前文提到的都是盲目跟风,这样一时的热度并不会走向成功,所以需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此处可填“但成功更需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句③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是递进关系,“不是……更是”改为“不仅是……更是……”,所以应将“不是”改为“不仅是”。

语句⑤成分残缺,前文中的“麻辣烫”是主语,“看到了天水这座城市传递出的温情与烟火气”缺少成分,句首加上“让我们”或“使我们”。

20.A 21.①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满树的樱花比作“整团的雪”,将随风摇动的樱花树林比作“一片雪海”,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樱花之多之密,给读者强烈的视觉感受,改句无此效果;

②原句将樱树和轻动多姿的海棠相比较,既照应了前文,又强调了“樱花的好处在乎‘盛’”这一特点,改句无此意思。 22.①反复强调“它”这一主语,更能体现樱花作为作者欣赏对象的主体地位。

②多个“它”连用,增强了语气,使节奏更加鲜明,同时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欣赏樱花时的畅快和愉悦。

【分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个括号写樱花不如桃花的某个特点。“艳丽”鲜明美丽。“清雅”,清新秀雅;端庄或高雅。“娇美”,艳丽。“绚丽”,耀眼而华丽。适合桃花的特点是艳丽、娇美。

第二个括号写樱花不如海棠的某个特点。“玲珑”,意指物体精巧细致。也指人灵巧敏捷。“妩媚”,姿态美好可爱。“灵动”,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可以形容声音,形容范围广,可形容人或物。“芬芳”,指味道清新宜人,让人闻起来感到很舒服,于花朵或水果上发出为最多。海棠的特点是轻动多姿,适合的词语是“玲珑”。

第三个括号写樱花不如梨花的某个特点。“清素”,清淡素净。“明艳”,鲜艳,明丽。“鲜艳”,指颜色鲜明,亮眼,靓丽。“素净”,色彩不鲜艳,淡雅朴素。适合梨花的特点是清新素净,适合的词语是清素、素净。

综合以上分析,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A。

故选A。

21.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比较原句和改句,可知:

(1)原句写樱树“是整团的雪全体摆动”,用的是比喻修辞,本体是“满树的樱花”,喻体是“整团的雪”,后面写“不见树身,只见一片雪海轻移”,将将随风摇动的樱花树林比作“一片雪海”,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樱花之多之密,改句只是写“樱树随风摇摆”“只看见雪白的樱花”,不如原句给读者强烈的视觉感受;

(2)原句写“樱树没有海棠那样的轻动多姿”,照应了前文提到的“海棠”,是将樱树与海棠相比较,强调了樱花“它的好处在乎‘盛’”,改句无这样的比较内容。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有意连续使用多个“它”,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的句子是“它多、它白、它亮,它使人觉得春忽然发了疯”。

句中的“它”指的是樱花,“多”“白”“亮”是樱花的特征,用短句形式,多次用“它”表意,是反复手法,反复可以起强调语意的作用,更能体现樱花作为作者欣赏对象的主体地位。

从句子结构上看“它多、它白、它亮”,连用的是三个主谓句,构成排比形式,排比可增强语气,使节奏更加鲜明,加上“它使人觉得春忽然发了疯”的直接抒情,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欣赏樱花时的畅快和愉悦。

2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到了对“真正的成长”的两种看法,“有人认为真正的成长是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完美”代表了一种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人生观,是勇敢走出舒适区,不断挑战自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有人认为真正的成长是不断悦纳自己,接受不完美”代表了一种恬然自适、理性豁达的人生观,是接受成长中的遗憾,正确认识自我,从而获得内心的平和安定。

这是一道“二元思辨类”作文。两方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过于追求完美会导致精神上的焦虑不安,丧失了成长的快乐;而过分追求悦纳自我则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人生也会缺乏更多可能性。

写作时,须围绕“真正的成长”这一主题展开行文。可以侧重一方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论证:也可以两者兼顾,如接纳不完美,理性之光闪耀;不断追求完美,价值塑造生命;接纳不完美塑造成长姿态,追求完美成就伟大人格。

立意:

1.超越自己,蝶变人生。

2.悦纳自己,恬然自适。

3.明超越悦纳之境什么是股票去杠杆,悟成长成人之义。

王禹偁人工智能根生嫂根生阿李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